黄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欢迎访问黄石社科网 今天是

普及活动

担当社科使命 谱写发展新篇——黄石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

日期:2021-08-02    来源:黄石日报

编者按:

26日,中共黄石市委宣传部、黄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黄石分院联合举办全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会上,来自我市在黄高校、市直有关部门、基层社科先进典型等9位社科专家代表结合实际作了交流发言。现将发言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政治宣言

湖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市社科联主席 雷儒金: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芒,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讲话庄严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发展史、中华文明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社会条件。

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和百年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发展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们肩负起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时代重任指明了方向,增强了我们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政治自觉。

讲话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的“四个伟大成就”“四个庄严宣告”,给予我们宝贵的智慧和力量,赋予了我们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气、自信和定力。

讲话精辟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给予了我们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磅礴精神动力。

讲话系统阐释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擘画了我们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纲领。


追寻根脉 勇担使命 开创未来

湖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李金奇: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令人振奋。我在两所高校工作中都曾经分管和联系过脱贫攻坚工作,在两所高校4个扶贫点,在对口帮扶的困难家庭,我曾与扶贫干部们促膝谈心,激励他们、鼓励他们攻坚克难,也曾为对口帮扶的贫困户送去生活物资、小孩子的学习用品等等,也曾无数次在风雨中、在烈日下,与扶贫队员一起访农户,看项目,拟对策。作为伟大事业的见证人,参与者,我为党的历史伟业感到无比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总书记既讲到了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又讲到了18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再讲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我们党是在继承历史智慧中不断与时俱进。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党领导下的大学,我们要学深悟透总书记讲话精神,牢记总书记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殷切期望和对培养时代新人的谆谆嘱托,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做好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推进“三全育人”,构建“五个思政”,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用红色资源铸就红色工匠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郭少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作为一名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我备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我们着力实施“用红色资源铸就红色工匠”工程,为实现新时代的职教梦砥砺前行。

注重学生的自身参与,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组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深入班级宣讲。开展“三走”学习活动和比赛展演活动,让学生感悟真理和信仰的力量,让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成为青年学生的行动自觉。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十分注重将红色教育与学校实际工作相结合。开展“我与学校共成长”专题宣讲,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奋斗精神,激励广大青年学生走技能成长、技能报国之路,提升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合服装专业、建筑专业、旅游专业的教学特色,开展“红心向党·传承非遗文化,培育红色工匠——黄石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体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伟大创造力,感受非遗传承者身上传递出的匠心精神和文化传承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报国之情。

结合学生的就业需要,开展“知黄石爱黄石留黄石”研学活动,走入社会,领略黄石的城市魅力;走进企业,感受大师的奋斗精神;走进红色基地,感受先辈的牺牲精神。铸品牌,将青年学生铸就成为红色工匠。强化政治引领,为社会培养红色工匠,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凝聚强大组织力量

中共黄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社科联副主席柯补甲: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的新征程上,我们将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充分发挥组织部门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为推动黄石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健全完善接续奋斗的严密组织体系。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只有党的各级组织坚强有力、充分发挥作用,党的组织体系的优势和威力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

选优育强接续奋斗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正是有了一代代领导集体薪火相传,一批批党的干部接续奋斗,才使得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的征程上,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从严把好选人用人关口,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广泛汇聚接续奋斗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来,让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求贤若渴的诚意、敢于担当的气魄,加快构筑东楚人才高地。


打造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

中共黄石市委政研室副主任王再雄: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走好新时代黄石现代化建设长征路提供了根本遵循。

立足新发展阶段,对照新坐标,准确把握当前黄石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这意味着黄石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当前黄石面临诸多新的发展机遇,国家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同城化、鄂州花湖机场等重大机遇,可以说是多重国家和省级战略的交汇地和承载地。我们应力求在新一轮区域经济洗牌中占据有利位置。

贯彻新发展理念,运用新办法,着力破解制约黄石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障碍。党中央和省委提出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目的就是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新的难点堵点。必须改变过去简单靠资源、靠要素、靠政策抓发展的旧思维、旧办法,以改革创新办法破解瓶颈问题。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新支点,努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这是省委落实党中央推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落实省委全会精神,黄石最大的机遇、最关键的抓手就是推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推进规划衔接,进一步找准、做强城市功能。推进交通互联,不断增强黄石区域辐射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推进产业协作,找到更多与武汉产业的衔接点,加强配套协作。推进创新协同,用好用活武汉创新资源。推进民生共享,深化城市圈内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异地互认、“跨城通办”。


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加快推进黄石振兴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社科联副主席伍修典: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为加快推进黄石振兴发展提供了指针。

抢抓重大机遇,巩固放大黄石综合竞争优势。抢抓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和湖北“双枢纽”等5大国家、省重大战略叠加机遇,巩固放大临江、临空、临港、临光谷“4临”优势,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大力推进水铁公空“四港联动”发展,全面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着力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黄石样本,加快创建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光谷科创大走廊副中心。

广泛聚集人气,增强黄石城市创新力和活力。更大力度抓好招才引智,抓紧研究出台新的、含金量高的一揽子政策,打造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更大力度打造产业发展舞台,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产业链集群发展,实施传统产业提质和新兴产业扩能“两手齐抓”。加强城市软实力建设,更大力度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紧紧围绕鄂东区域性消费中心定位,做好旧城改造整体规划和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完善配套设施。系统谋划推进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精心策划城市精神、城市品格和城市形象,全方位宣传推介。

提升城市能级,推进黄石新一轮高质量转型发展。全力以赴推动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对标省里先进地区,力争全市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一方阵。全力以赴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实现新突破,全面梳理产业和企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难题,攻关突破;全力以赴推动产业沿链集群发展实现新突破,明确发展方向、项目支撑和实施路径。


在新的赶考路上续写华章

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唐兴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全面总结了深刻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我们要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建党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一直坚持以科学真理为指引、以初心使命为担当、以革命斗争为路径、以人民群众为根基的建党治党原则,体现了共产党人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伟大建党精神具有科学性、实践性、斗争性与人民性等特征,是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充分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要用生动感人的党史故事叙说百年来建党精神何以熠熠生辉,用伟大建党精神感召新时代新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我们要将建党精神研究、宣讲、传播结合起来。从黄石矿冶文化工匠精神、鄂东南红色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工业化精神、沿江开放城市精神、绿色转型发展精神中探寻建党精神基因谱系,总结党领导黄石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的经验,用精彩的黄石故事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黄石的新赶考路上,更好地凝聚改革与发展的共识力量,续写人民满意的新华章。


讲好黄石红色故事

湖北理工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翟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总书记的讲话为“立德树人”和社科理论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黄石是一块红色土地,走出了20多位共和国将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黄石传播了革命的真理,留下了大量的红色资源。据调查统计,黄石地市级以上的红色建筑旧址文物保护单位有54处。应当结合黄石的历史和现实,讲好黄石红色故事。

完善资源链条,推进红色资源管理标准化。挖掘黄石红色资源,做好资料收集,将各类资源“串点成线”,充实和丰富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擦亮文化底色,推进红色资源研究成果化。不断将研究性成果转化为普及性产品。创新方式方法,推进红色资源展现多样化。串联红色旅游线路,打造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新引擎。

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把黄石党史、黄石抗战故事、黄石革命人物事迹融入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学生知黄石历史、爱黄石文化。加强红色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呈现百年党史中的“黄石红”。加强红色传播。充分利用新媒体,通过视频、音频、影剧、动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黄石红色故事进行包装,展示黄石革命历史事件,提高黄石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既要注重有形遗产的保护,又要注重无形遗产的传承。建立保护机制,加强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让红色资源得到永久保存。


感党恩 讲党史

“荆楚楷模”、“党史爷爷”王明林:

我出生于湖北钟祥一户贫民家中,旧社会没读几年书,在家放牛。年少时,亲眼目睹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打土豪、分田地,为农民办实事,革命的种子从此便埋藏在我的心中。解放后,人民政府送我进了初中,还每年给我减免学费,让我有了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我19岁参军,21岁就入了党,每当别人问我为什么对党史如此痴迷时,我的回答是:“为了报答党的恩情!”。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一切,所以我立志要跟党走,这也是我几十年来坚持自学党史、开展义务宣讲的精神动力。

理想信念是我们的政治灵魂。我今年85岁了,退休之后学党史、讲党史,就是我生活中最大的精神寄托。25年来,我撰写党史学习笔记40余本,整理汇编党史知识11册,约100万字。我经常跟我的后人说,“不为儿孙留堆金,要为儿孙留本经”“饮水思源不忘本,翻身不忘共产党”。

今后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宣讲的生动性、趣味性,让更多人对党史产生兴趣,自觉学习党史。进一步拓展覆盖层面。我将和工作室的全体同志一起,将党史宣讲带到更多的基层农村、中小学校园,让更多人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进一步壮大宣讲队伍。众人拾柴火焰高,将注重吸纳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和青年党员加入到我们的宣讲队伍,让党史宣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