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及实现路径研究——以湖北省阳新县为例
日期:2021-02-05 来源:黄石市社科联
前言: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实施是总书记长期重“三农”抓“三农”的领导实践与理论思考的结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家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9月27日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着力点,针对乡村发展的突出矛盾来明确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布局和任务。这既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也回应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
阳新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湖北省幕埠山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怎样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为此,阳新县委党校成立课题组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一、阳新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现状
(一)阳新县脱贫攻坚的基本情况
县域面积2 780平方公里,总人口110万人,有22个乡镇(场、开发区),419个行政村,集山区、库区、革命老区、血吸虫区于一体。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基础薄弱,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支农体系不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高、农业产业融合度不高等因素。
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34 647户111 223人(实时数据,含人口自然变更后),有建档立卡人口的村417个,其中贫困村98个。综合98个贫困村人口状况、自然条件、交通状况、生产生活条件等情况进行分析,我县贫困村发展大概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发展前景较好的村。这类村自然因素较好,交通相对便利,村级社会事业建设较为完善,有一定基础设施前景,能够在较快时间内提高村级整体发展能力。二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村。这类村具备一定发展条件与规模,但是缺乏机遇,通过适度的帮扶可以建设健全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公共事业。三是发展前景相对困难的村。这类村一般主要分布在山区与库区及一些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较差,难以形成发展规模,通过帮扶只能够改善或进一步维持基本状况,只有靠逐步引导及社会帮扶。这些地方自然环境恶劣,地理情况特殊,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是目前我县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主要地这些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贫困人口覆盖面大、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产业发展缺少规模、返贫率高,是我县扶贫开发进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通过2015年8月至2017年底的三年精准扶贫攻坚战,举全县之力,通过机关部门驻村帮扶、企业帮扶、社会帮扶等多方力量参与,已经有7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2018年我县紧紧围绕脱贫摘帽目标,把工作重心向脱贫决战转移,把干部力量向脱贫一线集中,把优势资源向扶贫领域聚集,下定决心高质量打赢脱贫摘帽这场硬仗。
为此阳新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落实意见》(2018—2020年),提出,按照2018年脱贫摘帽、2019至2020年巩固提升全面小康的目标,压实工作责任,坚持精准施策,紧扣“准、实”要求。切实攻坚提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综合保障性扶贫、贫困残疾人脱贫、扶贫扶志扶智,将扶贫领域作风问题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注重激发内生动力。
在《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落实意见》(2018—2020年)中提出实施以夯实基层基础、提升产业扶贫质效、创新就业扶贫、巩固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强化教育扶贫、做实健康扶贫、综合保障性扶贫、细化贫困残疾人脱贫、量化扶贫扶志扶智等九大扶贫攻坚措施,为阳新未来持续脱贫提供后劲,为脱贫后走上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特别是在夯实基层基础的措施中,聚焦深度贫困村、非贫困村和基础薄弱村,持续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支持,补齐工作短板方面,并结合“农村四好路”建设、巩固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及统筹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保持扶贫产业的长效性和连续性,补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的措施,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二)阳新县乡村振兴初现雏形
1. 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打下来良好基础
全县2014年脱贫2 936户10 145人;2015年脱贫5 233户18 476人,16个村出列;2016年脱贫4 778户17 856人,42个村出列;2017年脱贫6 019户19 809人,18个村出列;2018年脱贫15 892户44 955人,22个村出列,存量未脱贫190户551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4.1%,下降到2018年的0.065%。
当前,我县在完成脱贫摘帽的基础上,坚持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相融合,压实工作责任,坚持精准施策,紧扣“准、实”要求,切实巩固提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综合保障性扶贫、贫困残疾人脱贫、扶贫扶志,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为此阳新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扎实推进“六带建设”,奋力实现“三个率先”,努力建成“两区一中心”。“六带建设”就是以兴国、城东新区、经济开发区为主的产城融合发展带;以韦源口、黄颡口、富池、半壁山为主的滨江新型工业崛起带;以军垦、荆头山为主的现代农业样板带;以陶港、浮屠、白沙为主的“四化同步”示范带;以三溪、王英为主的美丽乡村体验带;以龙港、洋港、排市、木港、枫林为主的生态旅游推进带。
实践表明“六带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范例。今年1—9月份,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财政总收入完成18.45亿元,增长27.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3亿元,增长22.2%。
2.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脱贫出列向乡村振兴建设的转型示范镇村正凸显榜样力量
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基础上才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
其一花果村“抓党建、促发展”的做法为沿江同类村级建设提供经验。花果村是阳新县黄颡口镇的一个沿江行政村,据传该村历史上因花果众多而得名。该村背靠雅山,面朝黄石沿江大道,水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有6个自然湾,3个村民小组,共518户2 461人。2014年被评为我县的三类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38户469人,村集体收入为零。
到2018年底,该村通过支部推动,选贤任能调班子,立言立行转作风,引回致富能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党员的“旗帜”效果,狠抓作风建设,严肃政治生态;利用财政资金兴修水利,补齐基建短板,美化乡村环境,拉动产业,立足本地传统优势,以政策扶持的320万扶贫资金为火种,建设柑橘园、养鸡场等基地,投资创新鞋业,点燃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同时旅游资源,配合村容整治,通过道路“三化”(硬化、亮化、绿化)、污水管线建设、垃圾无公害处理,打造果蔬、虾稻点缀其中的登山步道,引领游人穿过四百多年的野生果林,傲立于小雅山巅,俯瞰万古长江的壮阔。规范村规民约,传承族训祖训。开展“村立约、族立训、家立规、人立言”行动,形成人人讲规矩,家家求和睦,户户争脱贫的文明氛围。
其二王英镇“抱团飞地”“借力发展”的产业发展新路子为边远山区村的振兴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王英镇地处幕阜山北麓,国土面积276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723.2米,最低海拔9.8米,辖29个行政村,268个村民小组,13 038户,5.7万人,其中贫困户2 436户7 480人,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又是仙岛湖省级饮用水源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面对困境,王英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新理念,跳出惯性思维,打破行政村区域界限,积极探索“飞地抱团”扶贫发展新路径,引进龙头企业合作建设香菇基地,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让产品“产得出、卖得动”,让贫困群众“有活干、有钱赚”,让产业“立得住,飞得高”。王英镇“飞地抱团 ,借力谋发展”的路径为零散山地整片流转发展产业难的镇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思路。
其三新港大港口物流经验为阳新乡村振兴提供了开放的门户效应。新港园区位于黄石市与阳新县交界处,与黄石市西塞山区工业园相邻,地跨韦源口镇、黄颡口镇3个村,规划范围东到长江,南抵干鱼山,西邻枪担山、青冈山、春湖,北以韦源河为界,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4.3平方公里,发展定位为黄石市沿江工业集聚带、区域性物流中心、重要港口和交通枢纽。2009年湖北省政府办公厅正式批复,同意筹建新港园区,2010年正式签订共建协议,由黄石市与阳新县人民政府共同开发建设。新港的主要做法是:新港园区紧邻西塞工业园区和黄金山经济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又位于长江之滨,依山傍水,船舶吞吐量大,依靠“依港兴市”的发展思路,以“点连线、片带面”的方式,运用市场经济和政府引导双重手段探索"两型社会"建设发展新模式,分层次、分领域递度式发展,合理安排开发秩序,按"先沿江后腹地,先港区后产业园"的顺序纵深推进,突出多式联运枢纽建设,打造对外开放高地构建临港产业体系,实现港区、镇区、美丽乡村“三位一体”建设,着力打造融合港口物流、临港产业、商贸服务、城市生活于一体的现代化港口新城、产业新城、生态新城。
可以说新港的港区建设将是阳新县对外开放的“小香港”,为阳新未来的发展提供开放门户。
以这三个镇村为代表的乡村振兴典型正以“星星之火”的智慧之光呈“燎原”之势普照阳新大地。
二、阳新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困境
当前,阳新县除少数群众处于贫困状态外,大部分人民的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但农村的生活软环境却存在诸多问题,如村庄无规划、环境绿化差、公共设施少、综合服务弱等,导致经常出现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劳动成本高、产出回报低等问题,严重降低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使美好生活产生了差距。
(一)农村改革进程缓慢城乡融合难度大
1. 农村改革后继乏人,人口性别比失衡,老龄化比较严重。如排市镇洛元村,全村1 860人10个小组,大部分青壮年劳力都外出务工,参与本村农村改革和建设的壮年只有几十人,党员35人四十岁以下的只有4人,大部分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党员参与村务活动。其中全村三十五岁以下的光棍汉就有100余人。
2. 地区农村改革不平衡,思想解放不够。调研中发现,沿江及富河两岸的农村经营制度改革进程较快,乡村振兴示范镇村效应凸显,城乡融合的质量相比山区、库区的村镇要高些。这与不同地区的镇村的 历史传统文化、基层组织的思想开放程度有极大的关联。
(二)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竞争力不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方面,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脱贫攻坚步伐加快,农村面貌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另一方面,我县农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特色优势农产品供给不足;农业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新型经营主体综合实力和带动能力亟需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弱,剩余贫困人口都是坚中之坚、难中之难,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同时农村基层组织带动能力不强,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乡村治理体系亟待完善。
(三)农村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村民建房的无序化,没有长远规划。近十几年来,村民建房都是想在哪建就在哪建、想怎么建就怎么建,完全处于放任自流、随心所欲状态,导致农村房屋横七竖八、杂乱无序、阻塞交通、影响形象。二是宗族观念浓厚公民意识淡薄。自古以来,中国农村都有“子承父业、守家立业”的传统。地块碎片化。你家一块、我家一团、互相独立、割据一方,使紧张的村庄资源碎片化。心胸狭窄化。年轻人外出,家里的话语权依然掌握在老一辈人手中,他们受传统固定思维影响,他们的心胸相对狭隘,每人都只顾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三是村民缺乏责任意识素质不高。村民屋内非常卫生、屋外垃圾成堆,自家道路笔直平坦、公共道路泥泞不堪等现象非常突出,公共设施要么非常落后、要么有人用无人管、要么有人抱怨无人问津,有利益时争着抢,无利益时都逃避。四是土地改革阻力大。当前,国家出台许多关于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鼓励农村加快土地流转,可若真要流转土地时,却遭遇许多困难。1、农村土地配套设施薄弱。阳新大部分土地都位于山区或丘陵地带,都是传统的农耕土地,缺乏机耕路、进水渠、排水沟等条件,配套设施十分薄弱。2、碎片化土地难以连片承包。土地二轮延包政策和土地确权政策规定,一片范围内的土地分给若干个家庭承包使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化整为零易、合零为整难,承包人要想连片承包,往往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3、土地“一夫当关”流转阻力大。当前虽有许多土地抛荒,但仍然有村民种田,出现“荒一片、种一丘”的现象。当有人需要连片承包土地时,个别群众以自己需要耕种等种种理由为借口,阻碍承包进程,导致承包人承包失败,延误其他村民的发展时机。
三、阳新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
阳新县地处鄂东南,素有“荆楚门户”“百湖之县”“鱼米之乡”之称。阳新农村资源富饶,土地广阔,整体升值空间无限。阳新自古以来水产品及农副产品及其丰富,但仍面临区域特色和整体优势不足、产业布局缺少整体规划、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产业市场竞争力不强、效益增长空间较为狭小与发展的稳定性较差等问题。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物质财富创造与生态文明建设互融互通,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创业园,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周边群众。依托大广、杭瑞高速的交通便利,建设物流园,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加突出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提质增效,更好地实现农业增产、农村增值、农民增收,打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壁垒,实现城乡平衡发展,提高我县乡村人民整体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促进和巩固我县精准扶贫成果。
(一)整合资源,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首先,县委、县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摸清全县农村农业家底,按照资源的类型和区域进行整合,建立农村农业资源大数据。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为载体,在确保农村农业资源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优化组合“村、组、农户”的经营权,建立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库。政府必须成立领导小组,出台相关政策,既要主导又要主动,将所有闲置或不良的农业资源整合好,在“自愿、公正、公开、平等”原则基础上配置好,满足市场农业经营实体或个人的需要,形成乡村振兴产业规模效应,为精准脱贫奠定物质基础。其次,县委、县政府结合阳新县实情和民情,结合全县农村农业资源的数据库,统筹兼顾,积极快速编制《阳新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科学制定阳新县乡村振兴的“短、中、长”期任务、目标和要求,明确振兴思路和方向,规范工作程序,循序渐进。在乡村振兴产业布局设计上要“规模化、精品化”,控制乡村振兴产业投资风险,降低乡村振兴产业生产成本,补齐乡村振兴产业“短板”,实现“种、养、加工、销售”和“农、林、水、特”全面均衡发展,有效避免乡村振兴产业投资的盲目性、低效性和重复性。
(二)选准产业,优化结构,筑巢引凤。
一方面,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链,培植和增强农村“造血”功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营养不良”问题,既要治标又要治本。产业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备的成效,关系到脱贫返贫的频率,政府在乡村产业选择上要积极指导,从全县出发,结合村情民情,尊重市场规律,做好市场预测和效益评估,决不能“跟风干”,更不能“想当然”,盲目追求多样化和普遍开花,形成“一镇或多镇一产业”和“一社一品牌”,把准农村绿色生态发展总原则。王英镇的桑蚕产业和排市镇的生态油茶产业都体现了这一原则。另一方面,产业发展必须依靠人才和资金,故政府应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党员干部要有担当,广种“乌桐树”,帮助农村引得“凤凰”来。
(三)金融创新,完善机制,创建基金。
金融杠杆在我县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同样也离不开金融杠杆。一是形成“金融+贫困户+企业+项目”联动机制。金融机构必须真正取消“无担保、无抵押”等贷款附加条件,将对贫困户的扶贫贷款按项目性质直接贷给长期聘请贫困户的企业,财政将扶贫贷款贴息凭贫困户的聘请合同直接贴付给企业,由企业记作贫困户的入股金,贫困户成为企业股东,按股分红;二是形成“资金+基金+金融+企业”担保机制。政府优化整合所有涉农惠农资金,由财政创建乡村振兴产业担保基金,为符合条件的农企(拥有乡村振兴项目库项目和足额贫困户)提供贷款担保,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企业营运能力,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扶贫和振兴两大战役中的“真金白银”本色;三是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企政策扶持力度,简化货款审批手续,提高放贷时效。敢担风险,惠民第一,服务第一。
(四)协调发展,重点突破,营造“品牌”。
乡村振兴战略在注重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绿色融合发展的同时更注重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品牌”效应。阳新县乡村振兴产业的“品牌”是什么?我认为是乡村旅游。其一阳新县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境内广布仙岛湖、网湖湿地、三国古战场、兴国八景等知名景观,乡村山水人文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其二旅游产业对GDP的拉动比值是1:10,极其有利全县精准脱贫和巩固扶贫成果,发展县域经济;其三富河、杭瑞、大广两高速、106国道、316省道、武九客专等在境内形成纵横交错的水、陆、铁交通网及长江流域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其四王英仙岛湖旅游效应已经形成。主要思路:第一,县政府主导,县旅游局牵头普查全县乡村旅游资源,分类建库;第二,引进专业人才,成立直属县政府、业务类属旅游局的乡村旅游开发管理机构,负责编制乡村旅游总体规划,负责旅游政策扶持,负责旅游项目立项、审批、开发设计与融资建设及经营管理。分期分步分点渐进实施;第三,形成以县城周区为心脏,以富河流域为龙身,以王英为龙头,以富池为龙尾,以白沙、枫林、网湖、排市、木港为龙翼的阳新乡村多日(至少三日)游格局;第四,组织专业队伍,查古访今,深挖乡村旅游文化历史,编典撰书,增强乡村旅游人文底韵;第五,以乡村旅游业为抓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全面融合发展。合理布局,致力发展阳新布贴、剪贴等古老手工艺业,排市茶油、枫林油面等农特产品加工业,王英银鱼、阳新土肫等特色养殖业,阳新采茶戏、龙灯狮舞等民俗娱乐业、民宿餐饮业,形成“绿、特、古、艺”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第六,精彩包装,强化宣传,让阳新乡村旅游走出湖北,名誉中国,震撼世界;第七,制订制度,强化管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净化旅游环境,让游客玩得开心、放心、安心,为创乡村旅游国家级“品牌”而努力奋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描绘了新时代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来,以时不我待的干劲、只争朝夕的态度、敢死拼命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战之必胜的能力,为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阳新县乡村振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贡献!
课题组负责人:
冯雨霞 阳新县委党校副校长
课题组成员:
柯转来 阳新县委党校办公室主任
丁 琰 阳新县委党校工作科负责人
王一宇 阳新县委党校办公室副主任
刘一天 阳新县委党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