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石社科网 今天是

优秀课题

进一步提升市融资担保集团担保能力服务黄石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1-02-22    来源:黄石市社科联

作为中部地区一个曾经的资源型基础工业城市,黄石市当前转型发展的态势良好:传统的优势产业不断通过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正在通过集聚方式实现快速成长。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折射出黄石经济发展的动能正在转换,适应并助力这种新旧动能更替的大势,成为引领黄石金融中介机构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金融理论与实践表明,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调整必将给传统金融业务带来挑战,当然也会蕴含着金融创新与变革的重大机遇。市融资担保集团作为黄石最重要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之一,有责任有义务把握机遇,在助力经济调整、实现黄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一、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现状

(一)融资担保行业的运营发展现状

自2015年以来,国内经济处于下行调整周期并出现“三期叠加”特点,主要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及“三农”的融资担保行业运营发展也呈现出收缩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全国融资担保机构不断减少。2015-2017年全国纳入统计的融资担保机构累计减少1 044家,累计降幅13.41%。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如2016年湖北省的融资担保机构最高峰时期有415家,目前正常经营的不足100家;甚至在湖北省襄阳市,曾经的13家融资担保机构仅剩下1家。

2. 融资担保业务规模也在减少。2018年行业整体在保责任余额下降了5%左右;截至2019年10月末,湖北省融资担保行业在保户数9.2万户,在保余额1 375亿元,与2018同期相比再保余额下降23.8%。

3. 融资担保机构盈利能力下降。受宏观经济下行以及银担合作不畅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融资担保企业的业务增速放缓,担保放大倍数、担保费收入、净利润等指标都呈现下降态势,如湖北省2017年的融资担保业务利润6.9亿元,比上年下降了94.56%;平均放大倍数由2.66倍下降至2.23倍。

(二)融资担保行业的风险管理现状

由于业务的收缩,带来的行业经验风险也日益突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融资担保流动性风险凸显

由于经济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企业违约风险上升,融资担保的代偿风险明显增加。以河南、四川为例,2017年河南省代偿余额比2016年上升了14.23%;2018年四川省融资担保机构担保代偿余额同比增长11.26%。在代偿压力增加的同时,融资担保拨备覆盖能力也在下降:2017年河南省的拨备覆盖率从2015年的249.10%急速下降到105.67%;2018年四川省的拨备覆盖率则下降为44.9%。担保代偿压力带来的流动性紧张已然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2. 融资担保经营模式不明确

首先,融资担保机构必须具有放大能力,但以2017年实际数据来看,我国融资担保行业的放大倍数平均来看不足2倍。即便是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也只有少数能达到7—8倍的水平。还有极少数运营良好的民营商业险融资担保公司,放大倍数不过4倍左右。相比之下,韩国的放大倍数是20倍以上,美国和日本则可以达到50倍和60倍。从逻辑上看,给了杠杆不用,一定是经营或模式遇到了问题,如果不对现有融资担保机制进行改造,15倍的支持政策恐怕也会成为一纸空文。其次,从融资担保经营支持的对象来说,主要是想支持三农、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活动。这就要求融资担保具有一定的覆盖面。有数据表明,2017年仅有30%的中小微企业获得过融资担保的支持,三农获得相应支持的比例更低。而且获得融资担保服务的企业中,户均500万元以下的比例全国不超过40%。覆盖面带来的融资担保运营机制失效风险增加。

3. 银担合作中担保地位弱化

当前,有意与融资担保合作的银行在不断减少、达成合作意向的银行针对融资担保设置的门槛在不断提高。在融资担保机构流动性趋紧、代偿能力下滑与经济持续调整的背景下,与担保机构合作的银行日益减少、银担合作贷款余额及当年累计发放余额下降明显,甚至一些银行出现了只收不贷的现象。如河南省2017年银担合作的担保公司数量下降了30.76%、银担合作贷款余额下降了30.09%。同时,银行在与融资担保机构合作过程中,对担保公司的准入门槛普遍较高,不仅对企业的注资规模、存款保证金比例及风险放大倍数都做出明确规定,还要考虑担保公司的代偿率或不良贷款率。进一步看,当前银行普遍要求担保机构承担100%的贷款风险,没有将风险和责任在银行和担保机构之间进行合理的划分,这也造成了融资担保机构的弱势地位。

二、黄石市融资担保集团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黄石市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于2015年5月由原黄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改组而来,是市直一类国有企业,2019年12月更名为黄石市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资产并购处置、供应链金融服务等多元化业务。成立十七年来,累计为全市近3 00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近500亿元;为4万余人提供政策性小额创业担保贷款近22亿元。2019年1—10月,共为我市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总额达54.53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1. 流动性不足明显危及集团生存

与整个行业发展当前流动性普遍不足的现象相一致,当前市融资担保集团的流动性风险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危及集团公司生存的关键问题。2017年、2018年两年间市融资担保集团的收入、利润分别从7 131.32万元、5 169万元下降为5 991万元、2 414万元,下降幅度分别高达15.99%、53.30%,下降的幅度不可谓不大。与此同时,截止到2018年末市融资担保集团代偿余额已经达到了11亿元左右,业务开展的风险不言而喻。尽管市融资担保集团通过自身积极努力,在2018年末已经累计计提三项准备金余额38 432万元。但考虑到市融资担保集团目前的注册资本才10亿元左右,且未来在逐步落实普惠金融发展要求,不断增加支小支农力度的同时,所面临的风险只会增长不会减少。

2. 传统的信用业务发展瓶颈突出

信用管理是市融资担保集团的主要职能,围绕信用增值、信用中介、信用风险等开展业务是市融资担保集团的传统业务模式。但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信用业务的拓展较为困难。当前黄石本地的经济发展仍然处于经济周期的调整阶段,下行压力与风险极大。在此背景下,黄石企业发展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与生存压力较大。鉴于这一现状,黄石以银行为主的各金融机构普遍采取收紧信贷的措施,在一些银行机构开展业务合作时,约定贷款余额为所交存保证金的10倍,但实际平均只有4—5倍,甚至更低,严重挤压了融资担保的发展空间。而实体经济不确定性增多,也对企业投资意愿产生了较强的抑制,新增、续保企业数量下滑趋势明显。此外,由于大冶市、阳新县纷纷设立直属当地政府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同样以担保融资业务为主,这对市融资担保集团在两地开展相关业务产生了极大地冲击,竞争带来的市场份额下滑可能性在增加。

3. 资产处置周期长成本高难度大

理论上说,融资担保都是要有抵押品作为保证的,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市融资担保集团的信用风险处置困难重重。这些困难包括漫长的诉讼过程、复杂的资产评估过程、繁琐的资产清算拍卖交割程序、诸多的部门间协调组织工作等。目前,集团通过诉讼查封冻结房产、土地、车辆、股权、设备等各类资产体量较大,涉及企业主体多,处理情况复杂。另外,部分抵债资产有价无市,同时在抵债资产过户环节中集团要缴纳高额税费,对一些破产企业还要补缴一部分税款才能过户处置,预计2019年可清收资产2亿元,但需缴纳过户税费近4 000万元。可见,一项抵押品从风险爆发到最终回归担保账户,所牵涉的人力、财力、时间成本之高。

4. 多元化发展尚未形成反哺效应

近年来,集团创新开展了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资产并购、供应链金融服务等多元化业务,或受行业发展规范影响、或受上级监管趋紧影响、或受业务专业化复杂化程度影响,除小额贷款业务在规模上与盈利上对集团发展起到了支持作用外,其他业务发展尚依赖集团的支持,因而并未整体提升集团效率。另外,银政担的风险分担机制及相应的监管体系尚未成熟,银政担“4321 模式”的核心在于机构间合作和风险分散,但此模式目前仅在安徽运作较成熟,其他地域仍在探索实践过程中。由于银行缺乏合作的内生动力,加上政府支持力度有限,集团“4321”政银担分险业务、绿色金融业务推进缓慢。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与宏观形势复杂、产业政策调整有关,也与机构部门协同不够、政府支持力度偏弱有关,更与集团自身金融服务不够深入、人才队伍建设欠缺、风险防控能力偏低等因素有关。这些问题不得到有效解决,很容易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黄石市融资担保集团发展战略选择的基础条件

(一)宏观基础

1. 行业规范政策提供了政策保障

自2009年以来行业规范、监管性文件密集出台(详见附表1),尤其是分别于2010年、2017年颁布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下称“《管理条例》”)已然成为行业发展基本法规依据。这些法律法规的连续出台,行业政策规范与落实的结果有二:

其一,明确了融资担保行业的政策性。2010年的《暂行办法》在准入门槛与担保公司业务监管方面的宽松,导致2011—2014年民营商业担保快速发展,区域性过度的市场化竞争开始出现,伴随着市场扩容以及竞争加剧,部分融资担保机构的经营行为逐渐脱离原有《暂行办法》的约束框架,区域性风险事件相继爆发。出于风险控制与防范的目的,国务院于 2015年发布《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快速发展的意见》,提出建立一批由政府出资为主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银政担三方共同合作参与行业发展,强化了政府在融资担保行业中的主导地位。2017年,国务院正式发布《管理条例》,相较于2010年的《暂行办法》,在发布层级、融资担保业务界定、注册资本、担保计量方法、放大倍数、集中度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集中体现了融资担保的政策性导向。

其二,明确了融资担保行业的普惠性。作为对2017年《管理条例》的继续优化,2018年银保监会相继发布《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方法》等四项配套文件,对担保公司服务与中小微企业与三农明确规定了风险可以打折(7.5折)、担保放大倍数可以扩大(15倍),同时也规定了中小微企业与三农必须在在保余额与在保户数中分别达到50%与80%的硬性指标,融资担保优惠政策向中小微企业与三农领域倾斜的政策性趋势不断显现。

2. 地方经济转型创造了市场动能

黄石经济正处于向以新技术、新业态为核心的新经济转变阶段,这种新旧经济结构转变窗口期产生的社会融资需求变化是非常复杂的。首先,随着传统大型企业技改升级完成,新的产业链构建完毕后需要新的供应链予以支撑,由此形成的诸多中小配套企业的新建、技改、升级资金需求必将随之而来。由于组成供应链条的企业多为民营企业,且资产规模不大,对银行信贷具有高度依赖性,但又缺乏足够的抵押物,增信服务需求旺盛。其次,新兴产业多是以招商引资形式进入,地方融资便利程度决定了投资力度与投资规模。此时,为了引导地方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入,地方政策性金融服务机构的中介就必须提前布局。再次,随着新旧经济结构持续调整,新兴的生产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也将成为未来黄石踏入新经济门槛的主要驱动力。这些以共享经济、工业互联、云服务、大数据等为核心的新业态,大多是以中小型科技公司为载体,具有明显的轻资产优势。他们的融资需求并不偏好传统的信贷融资,反而更青睐股权投资。

由此可见,中短期内黄石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融资需求仍然以信贷扩展为主,来自政府推动的信贷需求与来自企业自发的信贷需求成为核心。而长远看,股权投资则必将成为产业发展中信贷资金的有力补充与替代。

3. 金融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带来了挑战机遇

随着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当代金融发展环境日益复杂多变,新的金融概念层出不穷,诸如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金融科技、金融生态等新型概念广为人知。这其中,普惠金融已然成为引导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概念方向。普惠金融要义是为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尽可能实现金融服务的全面覆盖。在生产领域,普惠金融要求金融机构借助大数据动态管理市场信用,不断向下、向小、向农延伸金融服务触角,着力解决小微、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基于这个目标,发展普惠金融成为央行与各级政府力图塑造良好金融发展环境的一个重要选项。

与此同时,金融开发力度不断加大。随着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同时为了应对国际单边主义刻意制造的经济冲击,对外资金融机构业务领域、设立机构的开放力度在加大。这些开放措施必然会对现有的金融体系产生冲击,当然也会促进国内金融机构在竞争中成长。

显然,“科技、创新、普惠、开放”等这些当前金融环境发展领域重要的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对于包括市融资担保集团在内的所有金融中介机构而言,都意味着机遇与冲击并存,不主动适应金融环境的时代变革,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

(二)微观基础

1. 业务发展基础扎实

首先,市融资担保集团的盈利状况相对同行业来说是较好的。自2015年整个融资担保行业进入调整周期以来,行业的亏损面持续扩大,但市融资担保集团则保持了相对较为稳健的态势。尽管近年来的利润在持续下滑,但仍然能保持盈利,这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时候殊为难得。

其次,市融资担保集团的资产平衡能力较强。得益于前期的风险控制措施得力,尽管当前经济下滑带来的企业违约风险增大,但是市融资担保集团手中掌握的客户抵押资产从账面来看仍较为充足,可以对已经发生或潜在可能的代偿风险进行平衡。进一步看,市融资担保集团的经营过程风控得力,程序规范,不存在任何挪用保证金的不规范行为。只不过当前这种平衡能力体现需要时间进行消化,用时间换空间的风险处置基础较为坚实。

2. 政策支持逐渐加强

首先,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确立了市融资担保集团的市场优势地位。在《管理条例》中将融资担保公司的设立门槛由500万提高到了2 000万,同时规定了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必须达到10亿元,这些标准目前在黄石地区只有市融资担保集团能达到,这就基本奠定了市融资担保集团在行业的领军地位。

其次,基本确立融资担保风险化解的“4321”模式。《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力图构建一个基于银政担三方合作,建立于再担保基础上的风险分担机制。这一机制以安徽担保行业的“4321”模式为核心,由政府牵头集成再担保、财政风险补偿与风险分担机制,有力地提振了市融资担保集团风险管理能力。

第三,政府直接注资扶持力度加强。当前,市融资担保集团已经获得市财政部门绿色信贷基金2 000万元、省级财政三年期无息借款1 000万元、市财政“4321”担保风险补偿金2 000万元、国家第二批中小企业实体发展专项补贴资金1 000万元。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省市级层面的财政支持为市融资担保集团战略选择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3. 客户黏性优势明显

凭借十七年来持续不断的市场开拓,市融资担保集团不仅与十九家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更是在市场主体中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客户群体,如果这些客户黏性表现得越高则市融资担保集团的竞争力就越强。

在针对市融资担保集团服务企业的调查中可以看到,74.07%的受访企业认为融资费用总体较低是吸引客户的重要因素之一;91.67%的受访企业在满意度评价中给予“非常满意”与“很满意”的高度评价;不仅如此,95.37%的受访企业认为市融资担保集团的业务办理流程清晰;76.85%的受访企业认为市融资担保集团的业务办理手续简便;77.78%的受访企业认为市融资担保集团的员工业务能力与专业素质较高。

在收费低、业务满意度高的支持下,多次使用市融资担保集团服务的企业占比也相当高:超过4次以上的占比为65.74%、3次以上的占比为7.41%、2次以上的占比为10.19%,三项合计高达83.34%。进一步来看,92.59%的受访企业表示当再次采用信贷或债务融资方式时,会继续寻求市融资担保集团的帮助。极高的回头率与巨大的潜在需求都表明了当前市融资担保集团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较高的客户黏性。不易被竞争对手抢夺的稳定客户群体为市融资担保集团战略选择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4. 共谋发展意愿强烈

市融资担保集团人员构成中40岁以下的青年占比达到了80.75%,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占比为60.76%,青年人已经成为政策性担保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进一步来看,78.48%的员工认为当前公司基本或完全实现了政策目标,表明员工对当前市融资担保集团经营能力和业绩的认可;73.43%的员工认为目前的薪酬福利水平符合预期,集团能提供良好的晋升机制与激励机制,表明员工对公司的福利水平与个人发展前景总体感到满意;75.95%的员工认为意见收集充分、决策过程规范、民主与集中制度结合度高,表明员工对公司经营决策方式与过程持认可态度;61.03%的员工意识到公司目前经营发展存在较高风险,表明员工面对市融资担保集团经营管理现状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69.62%的员工认为当前风险管理的控制目标明确、流程清晰、责任明确、岗位设置合理,表明员工对当前市融资担保集团风险控制能力具有较强信心。总体来看,员工心系企业,共谋发展的意愿强烈。一支充满活力,对公司认同感高、归属感强的青年员工队伍为市融资担保集团战略选择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5. 创新冲动日益高涨

如前所述,当前市融资担保集团发展还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市融资担保集团也积极思考,力图通过实施一些创新举措来破解困局。例如,通过设立金融控股集团的方案从根本上摆脱既有业务束缚的创新尝试、开展绿色担保与扩大工程履约担保的业务拓展创新尝试、和传化集团与省国资公司联合设立经济实体力图突破业务领域与地域限制的创新尝试、探索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可行性来实施进一步多元化创新尝试。这些创新尝试措施反映了市融资担保集团力图打破体制机制束缚、不断探索新发展道路的决心。尽管这些创新的探索、尝试之举,因为种种原因或沉寂、或收效不大、或推进困难,创新之路固然不会一帆风顺,但是“以改革求突破、用创新谋发展”已深入集团上下,成为普遍的思想共识。创新之风的蔚然形成与勇于实践为市融资担保集团战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黄石市融资担保集团发展战略定位

(一)普惠主导战略

2017年发布的《管理条例》、2019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切实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指导意见》相关文件,都要求市融资担保集团今后业务的必须以普惠金融为核心,确立普惠主导战略的主导战略地位。一方面,是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黄石经济发展中结构向以消费、创新、中小企业为主要驱动力的集约增长转向。新经济构成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微企业、有着旺盛的融资需求,但这些企业具有的轻资产、高风险等特点导致其获取传统信贷的难度较大。只有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主动参与普惠金融建设,才能在未来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另一方面,是实现金融供给侧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金融供给侧改革已经从负债端、资产端改革深入到了金融结构调整阶段。尤其是对于更加深耕地方,更具有渠道下沉的优势地方金融机构将是今后支持发展的重点。市融资担保集团作为黄石地方政府着力打造的一个地方金融服务平台,无论是从过去还是未来来看,都必将承担起实现完善地方金融体系、精准提高金融服务的改革任务,而这恰恰体现了普惠金融的具体要求。

(二)双轮驱动战略

为了履行政策职能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与三农这类资产轻、风险高的对象且不以盈利为目标,则会加剧风险产生概率。若无良好的风险分散、补偿机制,仅凭政府的背书、支持,不仅不能实现政策性融资担保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还可能会拖累政府信用、增加政府的负担。近年来,市融资担保集团发展之所以遇到一些困难、努力创新的尝试目前效果不佳,其根源就在于整个信用环境的恶化对专注于信用风险管理造成的系统性压力。此时,如继续固化于围绕信用风险管理进行多元化、创新改革,则难以从根本上扭转信用环境恶化与强行专注信用风险管理之间可能存在的恶性循环。因此不妨转换思路,借鉴深圳高新投这样行业领先企业的做法,大胆地开展股权投资业务,以股权投资收益覆盖融资担保产生的风险,从而形成信用风险管理与股权投资业务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

(三)开放发展战略

政策限制了市融资担保集团业务开展的空间范围,但是对于资本、人才、经验等要素的配置空间则没有限制。因此,市融资担保集团要围绕要素合理配置,大力实施开放发展战略。通过实施开放发展战略,适当将外部要素引入到黄石来或者以合适的方式将自身要素向外部配置,有助于平衡要素配置区域单一化的风险。进一步来看,通过实施开放发展战略,与外部力量联合发展,还可以借助外部力量绕开某些限制,进一步拓展业务发展的空间,避免业务单一形成的要素配置风险。因此,有必要通过实施开放发展战略,打通要素配置的渠道与机制,提升市融资担保集团的要素配置效率与能力。

(四)协调发展战略

当前,市融资担保集团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努力求变求新以图存自强是根本出路,变革就必然带来摩擦,因此有必要确立协调发展战略,将变革产生的摩擦成本降低到最小。一方面,是适应风险管理与股权投资双轮驱动的基本要求。风险管理业务是基础,为极具风险的小微企业、三农融资提供增信是政策赋予市融资担保集团的使命;而股权投资则是支撑,是为了覆盖风险管理业务产生的风险而开展的来自先进区域的同业公司发展经验表明,风险管理与股权投资完全能做到协调发展,两者之间互相依赖、互为支撑的格局才是市融资担保集团未来业务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是适应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有序承转的基本要求。2018年黄石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产值已经占到了GDP的15.6%,纳入高新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43家。这表明新兴产业已经逐渐成为黄石的新主导产业,支持新兴产业成为市融资担保集团未来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然而,当前市融资担保集团服务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仅为23.15%,有必要实施协调发展战略,适当提升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五、战略发展总体目标及实施路径

(一)战略发展总体目标

前述市融资担保集团发展的四大战略中,以普惠主导战略为核心、双轮驱动战略为动力,以开放发展与协调发展两大战略为支撑。基于这四大战略的实施,经过5—10年的奋斗,将实现如下的战略目标:

1. 服务小微与三农的效果明显:自2020年起,逐年提高服务小微企业、三农的覆盖面,最终实现单户500万元以下的融资担保业务占比达到70%。融资担保费率相稳步下降,基本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 业务风险控制卓有成效:自2020年起,逐渐降低不良贷款率;将代偿率基本控制在千分之二左右,不良资产处置的时间与成本大幅降。

3. 建立科学考核机制:明确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原则不适用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有关部门提出的“保本微利”原则也应具有一定弹性。在考核指标体系中取消盈利性指标或降低权重,重点考核担保服务情况。如支持小微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的增长率情况、占比、覆盖面,以及杠杆率、代偿率、追偿率、准备金率、期限比例、产品种类等,形成科学的、相互制衡的考核指标体系。

4. 投保联动发展的业务机制基本形成:以融资担保、工程履约担保为主的担保业务板块稳定发展;以创业投资为主的股权投资初具规模;以供应链金融、存货质押、典当、资产管理为主的多元化业务成效显著。通过参与、发起等方式,逐步拥有、控制有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产业投资基金、证券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形成大型金融控股集团。

(二)实施路径

1. 重塑黄石市融资担保集团构成框架

为落实上述发展战略,首先须对市融资担保集团目前的运营框架进行根本性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在既有政策框架下将信用管理业务拓展到股权投资业务,形成多元业务之间独立运作、互相支撑、风险分散、效益提升的运营格局。提出如下的两个改革方案:

方案一:由黄石市国资委牵头,以市融资担保集团为主体筹建黄石市金控集团公司。金控集团公司作为黄石市政府全额出资的一级母公司仅作为投资主体存在,所有业务均交由控股二级子公司完成。在二级子公司框架下,分别设立从事融资担保、资产管理、融资租赁、小额贷款、供应链金融与产业投资基金等子公司,形成围绕银行类信用管理与股权投资两大板块的业务群。这一方案的好处是改革充分、彻底;母子公司的结构且母公司仅司投资之职责有助于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有助于二级子公司股权多元化来调动员工和社会参与积极性、有助于规避政策与经济波动风险。但缺点是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难以在短期内完成。

方案二:保持既有的市融资担保集团结构框架不变化,先由相关的业务部室试点开展资产管理与股权投资业务,待业务规范后成立独立的部门或子公司,专门开展股权投资业务,并积极争取政府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权限。这一方案的好处是动作小、涉及面比较小,行动起来快捷、操作容易。但最大的缺点是没有明确投资业务对集团发展的支撑地位,当此类业务发展壮大后如果再想分立则牵涉的利益面与复杂度会更高。

2. 积极化解当前流动性风险

首先,建议政府形成支持市融资担保集团发展的资金补偿机制。借鉴深圳市政府做法,在直接向市融资担保集团注入注册资本金的同时,黄石市国资委、金融局、银监会、保监会应联合组织黄石相关银行,以低息借款的方式帮助市融资担保集团构筑风险防范资金池。这类资金的使用利率低至2%左右、期限长达三年,到期后还可商量展期,用于化解不良资产、降低市融资担保集团代偿风险。同时,建立长效风险补偿制度。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测算,得出融资担保的平均代偿率和净损失率,在折算成现值之后,将收支缺口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其次,政府要积极协调从根本上减轻市融资担保集团发展面临的税负高问题。具体包括:切实降低企业应缴税基;出台融资性担保机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允许税前核销代偿损失、给予相应税收以先征后返的方式补充集团资本金及风险储备金,并参照国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税费减免政策减免市融资担保集团相关税费。与此同时,政府应当明确减收、少收市融资担保集团在处置不良资产、债务纠纷、代偿追偿过程中,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

第三,积极引入有资质的战略合作者,创新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可以采用证券化方式、不良资产整体打包销售的方式、引入供应链金融机构的方式等,综合处理不良资产,加快不良资产的清收力度。

3. 大力探索创新业务开展路径

首先,着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依托长期信用管理的优势,结合与传化物流合作的契机,试点金融仓储业务。对中小企业涉及钢、铜、煤等大宗商品、可标准化商品的商贸活动,联合银行开展仓单授信业务。在此基础上,通过收购、控股、参股专业供应链金融企业,及时导入供应链金融业务。

其次,积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结合当前融资租赁市场整顿调整契机,一方面积极申请独立的融资租赁经营业务资质,另一方面可尝试收购有发展潜力的有资质企业,尽快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考虑到税收对融资租赁行业的关键制约,市融资担保集团的融资租赁业务应当向小农机、小型高技术装备等有国家财政扶持的设备应用领域倾斜。

第三,试点传统产业投资业务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业务分离。考虑到高新技术产业在黄石已开始发力,集团可组织专门的资源服务相关产业发展。初期在资源配置上予以适当倾斜,待经验成熟后可考虑分立部门或分设子公司专门运营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相关服务业务。

第四,设立业务发展的研究组织或部门。初期可以专项课题形式联合外部学者、专家对基础信息进行研究、判断、预测,增强业务发展的前瞻性与预见性,降低业务发展的风险与盲目性,待时机成熟时,设立专门的研究部门。

4. 着力夯实人才这一发展基础

首先,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训体系。构建由集团设计、提供相关培训课程为主,鼓励员工自学为辅的课程建设体系;构建以资深、高素质员工经验教学、现场教学、观摩教学为主,外聘专家教授讲学为辅的授课导师体系;构建以借助党校、高校、度假式的封闭学习为主,以集团内部场地学习为辅的授课环境体系;构建以金融专业知识为主,以政策、法规、行业专题研究为辅的渐进式学习体系。

其次,进一步优化员工评价与晋升机制。建立多维、长期的员工业绩评价与考核机制,基于学习、客户关系、责任感、职业操守、团队合作、沟通、不断提高等多项指标考察评价员工。积极帮助员工识别个人强项和个人持续发展项目,并评估发展潜力。基于集团的人才梯队建设目标,对每一个员工都进行晋升机制规划。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计划,每年组织基于业绩与潜力的科学人才评估,确定关键人才,并制定相应的接班人计划和发展计划,确保集团在未来的快速发展中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能够胜任关键职位,也使员工能够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进步。

第三,构筑市场化的长效激励机制。借鉴深圳高新投开展跟投机制试点工作,一旦取得成功的经验后,可以选择一两个子公司试行员工持股计划,直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在集团范围内真正建立以全员持股为主、多种激励方式互相补充的长效人才激励机制。


课题组负责人:

程文兵    黄石市融资担保集团有限

公司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