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石社科网 今天是

优秀课题

黄石加速市域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思考

日期:2021-03-10    来源:中国教育报

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地域、产业、资源、人口在空间上集群集聚发展的重要表现,是在集聚经济、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作用下,区域内部实现分工合作,萌发高能经济区域,激发区域融合和一体化的进程。在我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黄石作为长江中下游发展的重要区域增长极,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举措和成效深刻影响着长江中部流域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竞争力。由一个县级市(大冶)、一个县(阳新)和四个市区(黄石港、西塞、下陆、铁山)所组成的区域城市群——黄石,是整个鄂东地区人口、产业、城镇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积极推进黄石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有效地优化城区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的区域竞争力,形成鄂东地区的区域增长极,为鄂东地区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固晓畅的发展支撑作用。

一、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理论模式

1. 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概述

从世界范围来看,区域一体化融合的最大范围样本是全球化发展。当前,全球化为人们所称道,而逆全球化为人们所诟病,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融入了这一进程。而一般所说的区域一体化是区域性、流域性、微观性区域融合发展的趋势。对区域一体化的研究多为国家层面的区域一体化行为,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东盟等。在国家内部相邻区域之间区际壁垒的消融和区际联系的加深也被视为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如破除行政区划壁垒的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国家级开发区珠三角的一体化发展等。

“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中的“区域”既可以指自然区域、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也可以泛指一切含有一定进入壁垒的地域、政体、人群、社团的细胞单元。“一体化”是指各个相对独立的、存在壁垒的细胞单元在某个更为宏观的层面上结集为一个有机整体——从各自分散独立的单元分化成为功能各异、部门齐全的统一体。“融合”是指单元之间的整合状态——由原先的分散、失联状态变成集中、联合状态。在“一体化融合”这一过程中,有单元细胞体之间的重组和并联,有功能体、功能区的异化分化,最终,在一个更宏观的层面形成一个有机功能体,实现个体单元的重塑和群体规模效应的整合。

和原有的行政一体化不同,区域一体化是在承认和保留区域内部独立单元的多元化、有机性和特色性基础上的融合,是一种基于差异的联合与发展,具有地域性、独立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如果说行政一体化是前提和基础,那么区域一体化融合就是建构于其上的基于行政一体化的高质量、深层次、全方位的整合发展。相对于行政一体化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2. 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模式

按照区域一体化融合的内涵,根据区域一体化融合的动力背景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1)行政主导型。指在区域融合发展的进程中,主要由政府对区域融合进行引导性宏观调控,通过在区域内施行相应的区位环境和政策环境,对城市发展施加影响。如政府部门可以指定城市发展和布局的相关政策,铺设水电气管网等基础设施,指定和划定产业园区、居住社区等宏观规划,控制人才、资金、土地和投资的流向和聚集,最终促使相邻地区集结成片,形成集群化、集约化的一体化区域融合体。

行政主导型在促进区域融合从行政一体化向城乡一体化的过渡中具有显著效果。行政一体化的前提是政府主导。通过政府施行统一的政策,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在区域内推行大规模的城乡建设规划,铺设水电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区域内部空间得以拓展和集结,形成区域内部的交通枢纽区位、城市功能区位、产业集群区位等等,进而改变原先固化的区域空间结构,实现从区域行政一体化到基础设施、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新兴格局。一般来说,随着行政主导型政策的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常见的形式是人口、产业沿骨干交通枢纽的轴线集聚、扩散,形成“回流效应”,进而分化形成新的节点城市和卫星城镇。这些新兴城市群使原先固有的城乡结构随之解构重组,激发了固有城市和新兴节点城市的对接扩容,促进周边乡村的城镇化进程,最后达到城乡的空间整合和统筹发展。

这种发展模式比较典型的是美国阿巴拉契亚煤炭工业区(以下简称阿区)的可持续发展开发。阿区位于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山地和高原地带,区域面积473 0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 000万,涉及到13个州,体量约为黄石市的10倍。煤炭已探明储量约为1 000亿吨,是美国探明最早、最大的煤炭产区和出口地。早在二战期间,由于钢产业的刺激,煤炭工业发展迅猛,阿区年产煤炭4.7亿吨,占全美煤炭产量的75%以上。但是上世纪50、60年代,由于钢产业的停滞、石油、天然气等二代能源的兴起,阿区陷入结构性工业危机,矿厂纷纷倒闭,工人纷纷下岗失业,十年左右,该区就包揽了80%以上的美国贫困县,被称为“美国的危机区”。

到60年代中期,美国联邦政府决定开启煤炭工业,对阿区进行整治振兴。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立专门机构,实施振兴法案。由联邦政府和13个州政府派出代表组成阿区振兴委员会,根据规划法案制定振兴计划,监督地区的经济技术投入和生态复垦工作。

②投入巨额资金,打通交通通道。针对该区山区较多,交通不便的现状,联邦和委员会提出的首要任务是加强交通运输枢纽的建设,健全铁路水路公路等基础交通设施的无缝铺设,规划总投入400亿美元以上,建设5 300千米公路网,5万公里以上铁路网,1亿吨以上煤炭运输港等大型基础交运设施,形成打通东西、贯穿南北、水陆联运的综合交通枢纽通道。

③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产业市场。针对阿区产业单一的现状推行综合产业战略部署,大力发展引进钢铁、煤电、纺织、食品、商业和矿业旅游,同时扩大煤炭产品的产能出口,规划3个1/3,即,钢铁产业消化1/3,煤电燃烧1/3,外贸出口1/3。

④积极治理生态,改善生活环境。针对煤炭采掘加工业对环境破坏的实际情况进行生态修复治理。对煤炭开采后的矿山、废渣、废水、酸雨开展专项治理。大面积开展煤田复垦,建立三废处理系统,大面积种草植树造林,恢复矿冶污染。

经过10年的经济振兴和环境治理,阿区的经济增长恢复到二战时的60%,就业机会也比原先增加很多,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阿区迅速摆脱原有的落后面貌,走向复兴。

(2)产业主导型。指在区域融合发展进程中,区域内以产业发展为主导推动区域内资源禀赋进行合理融合分配。在产业主导型发展布局时,区域发展沿着优势产业的拓展进行市场延伸和产业链接,依靠生产和市场的自然发展,布局和调节空间资源要素。以经济产业的发展推动人口、资源、要素之间形成合理布局和分配,形成规模型、集约型、外向型区域融合体。

一般而言,产业主导型推动在逻辑上处于区域行政一体化融合完成之后。区域内市场和产业基础建立在初步基础设施和城乡一体化之上。这种产业主导的区域一体化也是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包括区域内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进一步分化重组,经济政策、经济规模重新调整,统一整合,市场的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产品、生产要素进一步实现自由流动。

这种发展模式比较经典的有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和浙江温州小商品产业区。现以前者为例,简要介绍。

意大利新兴工业化地区主要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同传统工业区相比,新兴工业区有以下特点:一是企业规模小;二是传统工业和轻工业多,重工业较少;三是生产分散;四是资本不太密集,集约化程度低,市场竞争自由活跃;五是新兴工业企业大多位于乡镇地区。

针对这一特点,新兴工业区政府联合商会、部分企业提出《新区发展促进方案》,这一方案旨在企业之间搭设稳固、信赖的协作平台,加强企业间专业化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打造国际竞争力,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条:

①推进城乡一体化,释放产业劳动力。政府通过畅通交通条件,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使东北部城镇的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从原有的自然经济中释放出来,充实到新兴工业区,使市场上充满大批廉价劳动力。这些劳动力的存在,使中小企业成本进一步降低,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②调整产业结构,释放产业资源空间。为了进一步推行轻工业和毛纺织等传统工业发展,政府采取了限制化工、冶金、电力、建筑等高能耗重工业的发展的措施,推行了十年重工业退出计划,进一步为纺织、服饰、鞋业、木器、皮革、食品等产业腾出拓展空间。

③提供优惠贷款,释放企业发展活力。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发展中资金和贷款的充沛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命力。为了促进中小企业进一步换挡升级,政府和商会联合银行推行了企业技术改造贷款、企业诚信经营贷款、企业风险控制基金、企业品牌影响力基金等,为中小企业发展“输血供氧”。

经过以上一系列措施,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期间,意大利的东北新兴工业区实现了腾笼换鸟,一批知名品牌走上国际舞台,成为地区工业化的支柱。比如新兴工业区中的普拉托毛纺工业小区,20世纪50年代该区有中小企业、家庭作坊787个,彼此联系很少,经营非常落后,无法实现规模经济,也无法形成品牌规模。70年代开始,普拉托毛纺工业区成为意大利著名的毛纺专业小区,中小企业数量高达1 400家,绝大多数都是毛纺的相关企业。但是和原来的各自为政不同,现有的1 400家企业大多数只生产1种产品,大到衣领、边角,小到一粒扣子、胸标上的一颗螺钉,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同时,围绕纺织业生产,还形成了一大批银行、保险、物流等工业服务业机构。通过毛纺产业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结构完整的产-销-服一体化产业核心区域。现在,普拉托产品不仅推出了一批知名品牌的梳毛产品、皮革纺织品,实现了大额出口外汇,而且当地的手工工坊也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旅游区,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3)文化科技主导型。指在区域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区域中的人们根据自己的传统、习俗、文化、科技素养自发地进行空间开发、资源调整、要素分布的过程,依据生活习俗、文化习惯、科技素养等区别,对区域人口分布、空间拓展、产业架构施加影响。

这种类型可以较好理解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设立。在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传统习俗下,大部分少数民族和汉族进行了同化,但是少数坚守传统的民族人口依然因为传统习俗的主导,在汉人稀少、资源贫瘠、气候恶劣的偏僻地区聚居,形成少数民族聚集区。在聚集区内,保留着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习惯,这就是文化主导地域发展的典型案例。1989年,克鲁格曼在分析德国新兴工业化发展时指出,认为不仅传统、宗教、习俗等文化可以主导地区的发展走势,现代科技素养也是一种类文化因子,日益成为引导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仅以德国新兴工业区——巴伐利亚州区域的开发为例进行分析。

巴伐利亚州是德国最大的州,地处阿尔卑斯山脚,多瑙河流经全域,是全国的农林业大省,开发以前全区从事农林业人口占比30.6%,推行新兴工业化开发以后,农林业从业人口占比10%左右,经济增长了15.3倍,成为全国首位的经济区。主要做法是以下几点:

①高层规划,发展新兴工业。该州将新兴的电子电气、宇航工业、核能工业作为区域的重点产业进行发展推进。在企业扶持上,鼓励设立大型企业,重视发展中小型企业,制定大型企业牵头,中型企业跟进,小型企业灵活补充的产业发展政策。

②科技引领,重视教育和科研。该州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先后创办了7所大学和10所专科学校,为科技开发和科技生产输送了大量高素养科技人才。通过设立科技研发基金、科技创新扶持信贷,鼓励和发展了一大批新理论、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充实到生产领域,极大地促进了新兴工业集群的发展。

③高进密退,拓展高新产业空间。原先的农业和劳动密集型重工业发展较为迟缓,而新兴高科技工业发展极度迅猛。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巴州进一步完善企业进出机制,将原先的劳动密集型农业和重工业迁移到高新区以外,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工业、部门腾出空间。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巴区高科技企业的扎堆发展态势迅猛,科技引领力迅速提升,大中小型科技企业实现了连片发展,规模效应明显。巴区不仅仅自己创立了20多家大规模引领型科技企业,而且区域内丰富的科技氛围和产业资源吸引了德国很多科技企业的迁入,实现了100多家外来科技企业的进区落户。经过20余年的开发,德国巴伐利亚区成为德国高新工业区的首屈一指,经济增速实现了大规模增长。

二、黄石市域融合发展的成效、难点和问题

1. 黄石市域融合发展的成效

城市是现代经济的中心,是区域发展的引擎,也是安居乐业的载体。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黄石这座城市正在变得更融合、更通畅、更多彩。从融合发展的趋势来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全域统筹,整体推进;旧城提质和新区带动并进,拓展着城市的体量和胸怀;路网一体化和港城联动正在重新定位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大城黄石”的构想不仅仅是一张蓝图,更是正在得以有力实施,黄石是与融合突破了传统结构和制度束缚,发生着悄然巨变。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交通路网的“任督二脉”已经理顺。按照黄石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十三五”规划,黄石主体功能区划分、产业带和城镇带分布以及全域黄石发展的顶层规划已经拟定,着眼长远,统筹点、线、面三个层次,“一核两心八通道”的综合交通运输空间布局颇具雏形。以棋盘洲新港国际物流园和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发展为核心,辐射带动大冶、阳新,实现综合交通一体化;构筑大冶和阳新两个县域枢纽体系,完善多点支撑的空间开放格局。将大冶主城区建设成为黄石市域西部交通枢纽,对接武汉、咸宁,打造黄石市域副中心枢纽;将以阳新县兴国镇为主,涵盖白沙镇、浮屠镇等区域。以铁路、公路和航道为主,对接江西九江,打造阳新对外开放门户;构建完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广、武九、沿江、沪渝、黄咸、杭瑞、麻阳、鄂咸八条综合运输通道,形成“三纵三横二联”八大动脉。

城区发展方面,新城带动老城蝶变,新老城区互动频繁。十三五期间,我市老城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11个项目集中开工,投资总额25.82亿元的磁湖湿地公园二期、湖滨大道改造、广州路改造、马鞍山路改造等重大规划项目破土动工。大冶湖以南总投资56亿元的园博园、矿博园、市民之家、城市综合馆、奥体中心将组建大冶湖新区新增长极。2018年1至5月,全市固投总额增长11.6%;社消零售总额增长13.0%,居全省第2位。

产业发展方面,科技企业八方聚会,乡村振兴蓄势待发。新区在PCB产业领域已经聚集了PCB巨头欣兴电子、沪士电子、上达电子、定颖电子等一批PCB生产企业。生产线涵盖HDI高密度板、单双面板、软板、软硬结合板和IC封装载板等全线产品,年产2 000万平方米的PCB工业园将一举跃升为国内第三大PCB产业聚集区。大冶湖畔,以大坜坪花卉苗木等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企业为龙头,以马家湖、下堰湖金泰牧为种植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减少土地抛荒,蔬菜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现雏形;父子山下,德夫村里千亩油茶基地势头正旺;女儿山上,金海白茶种植基地逐渐进入丰产期,“金海白茶”品牌擦得更亮。2018年年底预计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

2. 黄石市域融合一体化发展的难点和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滞后

这里指的基础设施通常主要包括电力、电信、自来水、卫生设施;管道煤气、大坝、灌溉及排水用的渠道工程;公路、铁路、港口以及机场等交通工程。虽然黄石的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但总体上来说还存在着部分设施不对接、功能不完善以及网络体系尚不健全等突出问题:

①黄石骨干公路已经搭成,但毛细网络尚未畅通。市区链接团城山的杭州西路依然无法满足大运量的需要,市中心到新区的通道还不能算完全畅通,老区新区也存在不多的断头路和瓶颈路;公路技术等级结构不合理,新区公路建造质量不高。另外市域内的高速公路基本没有,二级以上标准的公路比重较低(其中一级公路只占总里程的 1.8%,二级公路占 14.1%)。 

②城区的交通枢纽功能还不强。虽然城市与武汉及周边地区的联系基本实现高速化,但出口依然不够通畅。对接外地大多数时候还是需要绕道武汉,再经过放射线到达目的地,“走回头路”依然困扰着黄石的发展。交通装备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管理手段不新,保障系统不完善。黄石港运输能力滞后,新港水运潜力正在开发,内河运输优势受到沿江上下游城市的挤压,还未充分发挥。此外,信息网络互联互通方面,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方面还不够,支撑平台不足。

(2)产业发展布局有待优化

产业发展和布局的一体化进程中会逐渐形成若干产业集群区域,而产业集群的形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微观层面上的基础。彼此间互补性很强的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起来后,在横向上能推动不同产业之间的整合,形成了物流、信息流、技术流等的加速流动,从而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当前,黄石与武汉、宜昌等湖北前排城市相比,产业发展与布局还有待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①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布局不合理。从湖北的整体来看,各城市受建制限制,产业布局或大而全或小而全,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特征(如图2—1 所示);各市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缺乏特色,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趋同。如武汉、黄石、鄂州三市冶金、建材产业结构类同,第二产业均配比过高,重工业产业档次没有拉开,产业梯度布局尚未形成。

②产业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不足。由于在重工业大发展时期,黄石大型工矿业的设立基本上靠的是国家财政投入,缺乏孵育产业创建发育的自然市场环境,可谓只有鸡,没有蛋,因此在资本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建设方面黄石缺乏造血系统、循环系统,生产要素基本无法实现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市场优势不能沟通互补,集聚和扩散效应几乎没有,进而阻碍了市域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形成只有产业,没有产业链;只有企业,没有市场的畸形现状。

③产业集群规模不大,集约化程度不高。目前,仅有大冶特钢、劲酒、东贝等几个在全国叫的响的传统大型企业一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新兴科技产业群正在规划建设之中,产业集群经济总量还不够高,对地域经济的带动力度不够,经济产值相对有限,产业集聚的整体集约化程度不够高,创新不够强,资源共享、整合不够。

④产业关联度不够,管理和文化竞争力不强。由于新兴企业的设立大多依赖招商引资等政府行为,缺乏产业之间自然发展形成的沟通平台。另外,产业服务业不健全,产业中合理的分工和互补渠道不通畅,造成市域内产业关联度偏低,上、下游产业配套和协作很少,未能形成互补性产业链。部分国有企业依然施行落后的行政化管理,企业文化不足,核心竞争力不明显,制度缺漏较多。

(3)城乡协调发展尚显不足

城市和乡村共同组成了区域整体,城乡联系的本质是城乡各种自然、经济、社会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城乡之间存在着经济、人口、政治、社会及观念等诸多方面的联系和作用,贯穿于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和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之中,其空间效果构成了城乡经济和社会的空间组织方式。因此,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乡应被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来对待,在城乡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必须选择城乡一体的发展模式,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道路。 

我市在城乡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城市结构不顺畅,辐射带动功能不够。黄石1950年建市,也是全省第二个建市的城市。而大冶1959年撤县并市,1962年恢复县制,1994年撤县建市,阳新1997年才划归黄石。虽然黄石行政级别相对较高,但是历史较短,和大冶、阳新融合不够,带动能力不强。从人口文化因素来说,大冶、阳新本土各100万人口,黄石市区才不足70万,且多为黄石建市之后的移民,市区和县区在体量上存在倒挂现象,市区辐射功能受到县区壁垒的隔离,文化“断层”严重,致使黄石影响力不够,一体化进程推进缓慢。

②少数地区城乡差距较大,“三农”问题还有待解决。在少数乡村地区,农业经济附加值较低,农民增收缓慢,农业发展资金不足,有些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滞后,脱贫任务紧迫,城乡差距较大。

三、黄石加速市域融合一体化的对策

1. 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区域空间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物质基础。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是黄石市域实现融合一体化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条件。没有畅通的交通和信息网络系统,区域分工和产业融合也难以实现。因此,推进黄石市域融合一体化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水平。

(1)完善路网建设。在现有市域国道省道布局的基础上,建成连通城市内外,与周边省份相连的公路运输网,形成以大冶湖为中心,通达市域内县市城市各地的“半小时交通圈”,探索建立地下地铁和地面有轨列车,形成市域内高速路网相互连接、互为补充的区域交通网。 

(2)建设水运网。充分利用长江和黄石内河内湖等天然湖、河道丰富的优势,发挥水运运能大、高环保的长处,打通黄石港、新港的互联互通,探索与武汉阳逻港、宁波港、上海深港联运协运的经营模式,打通市内水运河道,拓展专业化集装箱码头的吞吐量,提高港口的现代机械化作业水平。

(3)对接航空港。加快和天河机场、顺丰机场的对接步伐,在航空港周边部署高新产业园区,充分利用空运优势节省物流成本,打通内外贸货运港口通道。

(4)加快信息网建设。抓住5G契机标准,建设完善金融、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物联网等高速信息系统,规划和建设市域公用信息交换平台,大力推动工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和公共领域信息化的建设。

2. 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进程

区域产业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本质要求;同时,产业的优势互补和一体化也是整体功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动力和要求。在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进程中,要充分发挥我市比较优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接受转移与实施转移同步,积极推进工业化与二次工业化;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实现优势互补、价值共享,推广特色农业,新兴工业和产业服务业。

(1)实行错位发展,强化产业分工与协作。市域8大园区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客观上存在差异,在产业一体化进程中,要通过互补的产业分工和差异化的产业布局达到优势互补,有效对接。要充分协调发挥政府和市场的调节作用。打造工业核心区、产业研发区、智能制造区、生活服务区、旅游商贸区。通过这种分级、分区,有效地避免和减少水平竞争,优化产业分工并拓展各产业内部协作和专业化程度,加快市域产业紧密圈层的形成和巩固,推动区域产业融合的一体化进程。

(2)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按照区域分工与产业专业分工,8大园区根据自身的相对优势来重组产业结构并朝垂直一体化方向演进,通过整合资源促进产业转移与扩散,促进区域产业链条延伸和优势产业规模加速扩张,形成以优势企业和产业带为龙头和辐射极,以合理的产品结构为基础、分层次的产业体系,从而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加快发展服装、模具、化工医药、汽车零部件、有色金属、饮料食品、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8大产业集群。

(3)加快产学研对接,建立科教合作机制。当前,任一产业的发展都必须是高质量发展,任一发展都和科技、人才要素密切挂钩。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优势是提升市域产业一体化的必然要求。要建设以黄石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核心区,加快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专业机构之间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搭建核心区内科技资源共享,“知本”与资本结合的内部交流平台,打造创新活力之城。

(4)完善投资环境,加强对外开放力度。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程,抓住资源型城市转型机遇,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充分发挥黄石市场活跃、流通量大、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对接珠三角、长三角、武汉城市圈和国际资本,大力引进产业贸易,加大开放合作的力度。

3. 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融合

区域市场壁垒是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大障碍,区域市场一体化也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市仍存在着企业、产业发展与市场建设脱节、市场培育不平衡不健全等问题,必须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融合进程,完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

(1)紧抓政府机构改革机遇,打开市场准入壁垒。要按照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政府改革力度,彻底清理地方保护和市场封锁顽疾,打破准入封锁和行政壁垒。要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大力推行企业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减少行政审批环节,使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充分自由流动。

(2)规范市场秩序,培育市场主体。要进一步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加强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建设,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依法维权,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另外,也要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扩大市场准入和投资领域,精心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规范和健全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质量检测以及咨询服务机构等的作用,形成与现代化区域市场相适应的市场氛围。

(3)培育要素市场,健全市场体系。建设和完善区域金融市场。建立和完善市域内统一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金融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进一步发展人才和劳动力市场。整合市域人力资源,构筑人力资源共享平台。发展一体化的技术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区域性的技术创新平台,提高市域内技术创新和沟通协作频率。

4.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

城乡一体化是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刚性、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建设,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是推进市域一体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1)围绕建设“五大城市”,构筑黄石总体空间布局。以大冶湖为核心,以磁湖和网湖为两翼,以长江沿线为轴线,优化城镇空间布局。黄石要着力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特别是集散功能,金融服务功能,要素配置功能,技术创新功能,商务服务功能,努力强化城市的中心辐射作用,建成创新活力之城。大冶要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和智能制造功能,培育现代化制造业中心,建成先进制造之城。阳新要充分发挥水运物流功能,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发挥旅游生态优势,建成现代港口城市、山水宜居之城。努力形成功能差异,衔接通畅,配合默契的功能型城市群。

(2)完善城区规划体系,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在“五大城市”体系规划的指导下,由市政府统筹安排,组织编制城市建设规划,按照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原则,适当调整行政区划。制定实施导向性政策,积极引导乡镇镇区和农村居民点撤并,使人口向核心新区聚集,促进城乡空间布局集聚优化。

(3)推进农业特色化,发展县域经济。要大力扶持油茶、白茶、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特色化经营,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农民创收增收。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市域核心地区转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城镇建设,形成等级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

5.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迅猛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引起了相当程度的资源和能源的枯竭、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城市的融合发展必须以生态为限,走绿色发展之路。

(1)统筹协调发展与环保的关系。黄石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政治责任,坚持以长江大保护为总目标,以治水为龙头,以河湖长制为基本运行机制,按照“碧水、绿岸、洁产、畅流”的思路,统筹推进“治水、治气、治山、治土”,切实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这“三篇文章”。

(2)围绕生态示范区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决淘汰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企业,向资源消耗少、污染少、附加值高的产业发展,使产业发展生态化;增加环保投资,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围绕生态产业园建设,创建和谐生态社区,打造“洁、绿、亮、美”的人居环境。


课题组负责人:

乐    曲    黄石市委党校综合教研室副主任、讲师

课题组成员:

魏舒阳  黄石市委城区联合党校办公室副主任、助教